首先我们要想想为什么突然间叶片全部掉落,是水大了,还是肥多了,要回想一下前面几天干了什么事啊。
我们要明白一点,想要养好花,就要养好根,而根负责吸收养分的部分就是毛细根了。毛细根寿命很短,往往只有10天时间,这么短的寿命意味着它长出来的时间也短。
那么我们只要让盆土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,让它重新长出毛细根,重新吸收水分养分,长出新叶片就好了。
我的这盆月季是啥品种我忘了啊,买的时候是买了10个品种,没有标记,反正就是有一天浇完磷酸二氢钾水溶肥后,叶子全部干枯,后面就全掉了,成了下图这样:
后面一想,就是磷酸二氢钾用太多了,虽然我浓度用的很低,但是基本上两三天一次,其实这么小的苗根本不用施肥,何况我用的还是田园土,本来就有肥力。
然后我就用水冲,直接用水淹没,等它水漏完后,再次加满水,重复5次,然后呢,重点来了,最后一次水漏完后,等2小时,用小棍在土上多扎些孔,让它透气。
停肥同时也要停止浇水,就是偏干养护,偏干自己也要把握一个度,像上面图片里就不用浇水,可以等表面都白了再浇水,我这种土很保水,而且没叶子压根也不会蒸腾作用,所以我基本上5天才浇水。
控水过程中要晒太阳,我这是楼顶阳台,这个季节太阳的角度从日出晒到日落,突然湿度差不多的时候,毛细根就长出来了,因为肥水冲走了,它就适合生长了,10天后就成下图这样了:
所以说,这边我总结出来个重点,就是薄肥勤施其实是错的,也不要相信什么秋天对肥力需求大,就扣一点,半个月给点水溶肥就够了。
我是只用水溶肥,所以出问题我不用换土,水冲走就行了,如果你用的是颗粒土,肥大烧苗了,就要把肥全部取出,混在里面的就需要换土了。
如果你是水浇多了导致叶片脱落的,那么你开始控水就好了,突然搞透气点,不透气就扎点孔就行,记住,没叶片它不蒸腾作用,基本上是一点水都不吸,所以土壤要干,微微湿润就好,当然控制不好湿点点没事。
肥大烧苗的原理
“肥大烧苗”是农业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,通常指的是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植物生长异常,甚至死亡的情况。理解这一现象的原理有助于农民更好地管理肥料的使用,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。以下是“肥大烧苗”的几个主要原理:
1. 盐分浓度过高
当土壤中的化肥(尤其是氮肥)施用量过大时,会导致土壤溶液的盐分浓度急剧升高。高盐分浓度会使得根系吸水困难,严重时根系会失去水分,造成细胞脱水,这就是所谓的“烧根”。植物地上部分也会因缺水而萎蔫,最终可能导致植株死亡。
2. 营养不平衡
过量施肥还会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过量积累,而其他必需营养元素则可能相对不足,造成营养不平衡。这种不平衡会影响植物的正常代谢过程,导致生长不良,甚至出现病害。
3. 土壤结构破坏
大量施用化肥,尤其是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化肥,会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,如使土壤板结、通气性变差,影响根系的呼吸作用和水分吸收,进而影响植物的整体健康。
4. 微生物活动受抑制
化肥过量使用会抑制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,减少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,降低土壤的自我调节能力,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环境。
5. 毒素积累
某些化肥过量使用还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积累,这些毒素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,影响其正常生长。
预防措施
为了防止“肥大烧苗”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- 合理施肥: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肥规律,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,避免过量。
- 平衡施肥:注意氮、磷、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平衡,同时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。
- 增施有机肥: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。
- 适时灌溉:合理安排灌溉,特别是在施肥后及时浇水,帮助稀释土壤中的盐分浓度,减少烧根的风险。
- 监测土壤状况:定期检测土壤的pH值、盐分含量等指标,及时调整施肥方案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“肥大烧苗”,确保作物健康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