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张从P站获取到的蒸汽机火车头的结构图,上面的水箱和左下角的燃料就没啥可说的。
主要的重点在于右下方的气缸、换气阀、和轮子相连的曲轴杠杆。
气缸和换气阀组成了可变向往复运动的活塞,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看懂的,这张结构图:
看气缸的原理更简单些,所以气缸也不是重点。
有时候我就想,火车是怎么控制速度快慢以及前后方向的?
重点就在于换气阀和车轮连接的杠杆上,中间那一段应该换成个月牙板的,这张图是简化了,下次有看到更标准的结构图在分享给大家。
蒸汽机火车头(蒸汽机车)是一种复杂的机械装置,其零部件设计旨在将燃料(通常为煤或木材)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,驱动车轮运行。以下是其主要零部件的分类及简要说明:
一、核心动力系统
-
锅炉(Boiler)
-
火箱(Firebox):燃料燃烧的空间,底部有炉排(Grate)供空气进入。
-
烟管(Flue Tubes):连接火箱和烟室,高温烟气通过烟管加热周围水,产生蒸汽。
-
汽包(Steam Dome):锅炉顶部收集高压蒸汽的腔室,蒸汽由此进入主蒸汽管。
-
安全阀(Safety Valve):防止锅炉压力过高的关键装置。
-
-
汽缸(Cylinder)与活塞(Piston)
-
蒸汽推动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,通过连杆转化为车轮的旋转动力。
-
滑阀(Slide Valve):控制蒸汽进入汽缸的时机和方向(部分机车使用更复杂的华氏阀装置 Walschaerts Valve Gear)。
-
-
传动机构
-
连杆(Connecting Rod):将活塞的直线运动传递到车轮。
-
曲轴(Crank Axle):将连杆的力转化为车轮的旋转。
-
摇杆(Crosshead):连接活塞杆与连杆的滑动部件。
-
二、走行部(底盘与车轮系统)
-
车架(Frame)
-
机车的主体钢架,承载锅炉、汽缸等重型部件。
-
-
动轮(Driving Wheels)
-
直接由连杆驱动的车轮,通常为大型且数量较少(如2-8-2轴式中的中间轮)。
-
-
导轮(Pilot Wheels)与从轮(Trailing Wheels)
-
分布在前后的小轮,用于支撑重量并辅助转向。
-
-
弹簧悬挂系统(Spring Suspension)
-
缓冲车轮与轨道间的震动。
-
三、辅助系统
-
煤水车(Tender)
-
装载燃料(煤)和水箱的拖车,通过管道向锅炉供水。
-
-
注水器(Injector)
-
将水注入锅炉的高压装置,确保锅炉持续运行。
-
-
沙箱(Sandbox)
-
向轨道撒沙以增加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力(尤其在爬坡或雨天)。
-
-
制动系统(Brake System)
-
包括手制动和蒸汽制动,通过闸瓦(Brake Shoes)减速车轮。
-
四、控制与监测装置
-
驾驶室(Cab)
-
司乘人员操作机车的空间,内含控制杆和仪表。
-
-
压力表(Pressure Gauge)
-
实时显示锅炉蒸汽压力。
-
-
水表(Water Gauge)
-
显示锅炉内水位,防止干烧。
-
-
汽笛(Whistle)
-
用于发出信号或警示。
-
五、其他关键部件
-
烟囱(Chimney):排放燃烧废气。
-
排障器(Pilot/Cowcatcher):车头前部的铲形装置,用于清除轨道障碍物。
-
前照灯(Headlamp):夜间或隧道中照明。
备注
不同型号的蒸汽机车(如“火箭号”“大男孩”)在部件设计上会有差异,例如锅炉结构、车轮排列(轴式分类如“4-4-0”)等。这些零部件的协同工作体现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机械工程的巅峰成就。